大脑总在关键时刻"卡壳"?这5个信号说明它正在偷偷衰老!

“大脑越用越灵光?可为什么我总在关键时刻‘死机’?”明明年轻时过目不忘,现在却——
-
拿起手机瞬间失忆:“我要干嘛来着?”
-
话到嘴边突然空白:“那个明星叫...什么来着?”
-
验证码看三遍才记住:“刚才不是刚看过吗?”

图1来源于摄图网
这时候,上至八十下至二十都爱调侃这么一句:年纪大了,脑子不行了。
一个扎心的事实:这还真有可能是老了。最新研究发现,大脑的衰老比我们想象中早得多得多。
科学家观察到人类的大脑结构很早就开始发生变化。
男性从 20 岁起,大脑重量每 20 年以 6.5% 的速率持续下降;而女性的下降速率则随衰老加快,从 20 岁时的 2.4% 到 80 岁后飙升至 10.3%。
衰老,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今年 3 月,一项纳入 19300 人神经影像数据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个质变的时间点:
可能是 43.7岁
这个年龄,标志着大脑网络进入不稳定状态,身体代谢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是大脑衰老的真正起点。

研究发现,43.7 岁开始出现大脑网络不稳定状态,66.7 岁大脑衰老速度最快,89.7 岁进入平稳期。
图片2来源:文献 [4]
大脑衰老是个复杂的过程,科学界现在已知的成因包括:氧化损伤、代谢障碍以及 β-淀粉样蛋白沉积。

图片3来源于网络
看似在生命终末期才爆发的衰老现象,其实在中年期就已开始 「慢性倒计时」。
即使在未患痴呆症的健康个体身上,衰老也会带来显著的认知功能减退和神经退行性改变。

图片4.5.6来源于金专健康
一些研究发现,现代人在长期的慢性压力下也会给身体按下加速衰老的按钮:让衰老细胞发生特异性积聚。
衰老的发生,以我们不可知的方式侵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能做的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最新研究发现,对于衰老的初始阶段大脑网络不稳定期,对大脑进行干预尤其有效。
即使是走向衰老的大脑也保留了相当大的功能可塑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以及我们的个人生活方式。
1.坚持脑力锻炼,保持学习的热情
就像我们身体的肌肉需要运动,大脑也需要锻炼。保持学习的习惯,学一些新知识,练习记忆力,做逻辑推理题,甚至学习一门新语言,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研究发现,持续进行脑力活动的人,大脑的衰老速度要慢得多。
每周至少安排几次有挑战性的脑力活动,比如做数独、读书、写作,或者学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技能,都会有效刺激大脑,保持神经网络的活跃。

图7来源于摄图网
2.健康饮食,注意脑部营养
大脑对营养的需求非常高,尤其是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群、抗氧化剂等都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

图8来源于摄图网
每天多吃一些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如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坚果、蓝莓、全谷类食物等,能有效降低大脑衰老的速度。
3.充足睡眠,保证大脑的恢复
睡眠对大脑的修复至关重要。夜间深度睡眠时,大脑会进行信息整理和记忆巩固。
图9来源于摄图网
长期睡眠不足,大脑无法进行有效的修复和再生,衰老的过程就会加速。因此,成年人每天应该确保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并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4.定期锻炼,增强脑部血液循环
运动不仅能让身体保持健康,还能增强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
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大脑的氧气供应,促进神经的再生。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能显著改善大脑的功能,减缓衰老。
别让大脑提前退休! 虽然衰老是自然规律,但大脑的衰退速度却掌握在你手中——就像一辆车,保养得当才能开得更久更稳。从今天开始,每天一个小改变,就是在为未来的自己储备最珍贵的"脑力养老金"。现在放下手机,做个简单的记忆游戏,就是最好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