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三部委15条” ,推动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政策落地加快!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原标题:高立博士:南沙细胞产业大发展的春天到了,呼吁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发表于:2024/1/16
在2024年广州两会上,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文推出的15条举措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下简称“三部委15条”)措施,被列入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三部委15条”的第九条是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限制,明确提出准许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经备案后可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并鼓励国内外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南沙设厂开发各类产品。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为细胞和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一支,以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被科学界称之为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第三次医疗技术革命,也是继生物克隆技术、基因工程之后最伟大的生命科学成就。截至2022年,全球经批准的细胞治疗产品共33款,包括12种免疫细胞产品和21种干细胞产品。
南沙作为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广东最大的自贸片区,如何乘“三部委15条”的东风,在干细胞治疗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一直关注此领域的农工党南沙区基层主委、广州南沙区政协原常委高立博士颇有见解。他也是中山大学免疫学与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学者,曾在南沙医疗卫生系统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既了解南沙的政情,也了解干细胞领域的最新动态。他认为,“三部委15条”是推动南沙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政策落地的上方宝剑,可从六大方面尽快推动配套政策落实,3至5年可为南沙新增50亿元级的产值。
问
记者:根据“三部委15条”规定,从事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要开展业务,首先要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据您所知,这个备案难度大吗?目前南沙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备案吗?
答
高立:“三部委15条”的第九条“准许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后可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这是国家赋予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先立后破,在南沙试点构建“准入+监管”的闭环管理体系创新。
我认为,只要企业的再生细胞来源符合国家要求、其实验室又满足GMP生产标准,也符合临床应用型细胞质量检测管理体系的各项规定,人源性细胞生产制备企业均可以在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只要能通过干细胞临床应用专家的审查论证,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就应该给予备案,备案的企业才有细胞治疗服务的资格,也才能体现对“三部委15条”政策的贯策落实。
问
记者:根据规定,获得备案后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需要依托医疗机构才能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作为专业人士,请问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包含干细胞吗?在开展细胞类治疗业务中,企业必须要依托医疗机构来开展,那么在这个业务当中,企业与医疗机构各自承担什么样的责权利呢?南沙目前有相应的配套政策细则吗?
答
高立: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不包括造血干细胞之外的自体或异体干细胞治疗技术。适用于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其造血干细胞来源包括血缘(HLA全相合或者单倍型相合)和非血缘供者的骨髓、外周血或者脐带血。除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外,目前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机构均不能开展此类临床技术。
我希望三部委15条出台后,卫健管理部门可依规定尽快启动制定相应的备案配套政策。以前,国家对干细胞临床应用有不少限制,有很多特殊病人希望得到细胞治疗,但苦于无政策,只好私下找机构治疗。现在既然有了新政,卫健部门就应该将管理理念更新,实现职能转变,贯彻落实发展新要求。
问
记者:根据“三部委支持南沙15条”第九条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利用境内人类遗传资源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之外的医学研究。这个“之外”言下之意港澳企业在南沙是不能直接开展干细胞与基因诊断研究的吗?与前款“准许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后可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是否相冲突?因为前款的备案条件并没有企业类型的限制,您怎么理解的?
答
高立:科学技术部令(第21号)《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境外组织、个人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以及境外个人不得在我国境内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在第十二条对境外组织、个人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进行了规定。
所以,我认为只要符合规定的境外组织也是可以在南沙参与开展干细胞与基因诊断研究的。与“准许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后可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并不冲突。
问
记者:目前国内如上海、深圳、海南等地均试点了细胞治疗业务,试点中产生了哪些可以复制的经验?南沙要借鉴好这些成功经验,还需要哪些准备与调整?
答
高立:从政策制定层面上看,国内其他城市开展细胞临床应用研究的政策都是当地政府制定的,而南沙的政策是国家制定的;从政策的法律效果上看,其他城市的政策多集中体现在支持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或成果转化方面,而"南沙政策是“准许”和“临床应用”,一步到位。在政策鼓励支持下,已经有不少头部细胞研究公司和细胞临床治疗机构聚集在这些城市,技术和资本虹吸到这些地区。南沙无论从政策、地理位置、还是高端医疗机构的集中度来看,都具有绝对的优势,政府要发挥好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吸引国内外更多高端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和技术来南沙集聚,共同做大做强南沙的细胞产业。
问
记者:2023年10月13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对正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的细胞和基因药物,经医学分析认为获益可能大于风险,符合伦理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审查并取得知情同意后,可以在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内通过拓展性临床试验,用于其他病情相同且无法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这是前进中序曲,三部委15条出台后,曲入中场了。承接开展好细胞治疗在南沙落地的工作,您认为南沙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突破?
答
作为农工党南沙区的主委,我在提案中建议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南沙区委要制定未来5年“南沙新区生命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以制度创新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主要从六个方面。

制定南沙区细胞基因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01
根据国家针对自贸区的特有政策,参照海南、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等地方政策,重点在细胞治疗、基因技术、AI+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癌症疫苗、基因疫苗等领域的量身定制支持政策措施。

尽快制定符合国家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的细胞基因技术临床应用方案
02
按照国家三部委15条措施以及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要求,南沙区相关部门应制定、有利于细胞基因生物技术集聚发展和临床应用技术产业转化的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

由政府协调,支持在南沙注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产业促进会
03
利用促进会汇聚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精英、产业金融的优势,组织承办国内外大型生命科学产业高端会议,加强成果转化应用,为企业融资、技术成果转化、组织专家论证提供支持服务,协助企业创新发展,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依托促进会,由政府牵头成立南沙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智库,为政府对生命科学领域政策制定以及重大技术和项目的引进进行论证以提供专业支持意见。

以国家细胞保健治疗特许政策为支撑,促进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04
南沙是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政府在大力推进“旅游+医疗”融合发展中,可以把高端医疗服务等大健康产业,如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列为重点消费者领域,拉动消费,把南沙打造为旅游康养+细胞保健的国内外游客消费目的地。

支持引进、建设大湾区细胞与基因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检测平台
05
可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和国家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制定干细胞、免疫细胞制剂质量复核检验的专业细胞检验机构/实验室的相关资质认定标准,支持第三方药物检验机构/实验室在南沙设点,出具的检验报告可用于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对获得美国血库协会(AABB)、国家实验室(CM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南沙开设细胞与基因安全评估检验平台,政策上要给予资金支持。

把南沙打造成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高水平细胞精准医疗生态谷
06
争取到2025年,南沙细胞治疗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级的产值,引进培育国内外细胞产业领军企业5家以上,聚集示范性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机构5家以上,构建大湾区干细胞精准医疗“细胞谷”。到2028年,建成集细胞存储、研发、制备、生产、流通、应用为一体的细胞治疗创新链和产业链,细胞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级产值。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高质量发展的细胞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广东金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起源于2001年,2022年进行业务结构重组,由广州南沙区招商引资入驻南沙科技园,以自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为双核研发,已拥有23年研用历史,服务人群超过10万,结合精准医疗和再生医学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健康人生,打造一个集产学研干细胞产业基地、成人细胞库、高端再生医学抗衰老中心“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格局。
已建立综合细胞库、国际干细胞实验室自动化设备联合研发中心;已申请获得实验器材设计五项、实验管理系统软著三项、二十余项细胞相关发明专利。
● 公司地址:广州市南沙咨询科技园会议中心3楼(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
● 健康热线:020-84529334